8月以来,多家银行金融机构聚焦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金融服务难点、痛点、堵点问题,从优化信贷服务、降低融资成本、开展银企对接等多个方面出招,力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。
近一个月来,管理部门多次部署,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。7月19日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要求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。
8月1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,要求切实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。8月3日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,听取有关意见建议,推动银企供需对接,研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工作举措。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多家银行金融机构迅疾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。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,研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工作举措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潘功胜表示,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,支持民营企业发展,金融部门责无旁贷,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。
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,金融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的质效?潘功胜表示,金融机构要积极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,提高风险评估能力,全面梳理绩效考核、业务授权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、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,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,提升贷款的意愿、能力和可持续性。
中国银行8月已召开两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。8月4日,中国银行在北京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,着力为民营企业办实事、解难题。来自农牧业、新能源、电子信息、先进制造、民生消费、物流等行业领域的10家民营企业代表参会。据中国银行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介绍,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民营企业覆盖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的“链主”企业、高科技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餐饮连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经营者等,中国银行通过与民企沟通交流,下一步要着力为民营企业办实事、解难题。
;8月11日,该行召开第二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,来自高端装备制造、互联网、零售、农业、钢铁、新能源、燃气供应、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领域的10家民营企业代表参会。
近日,光大银行制定《中国光大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服务方案》,全力推动光大银行服务民营企业再发力、再提速。根据服务方案,光大银行从“加大政策支持,强化要素资源保障”“精准对接需求,持续优化分级分层服务机制”“服务区域战略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”“聚焦重点领域,抢占优质赛道发展机遇”“紧跟中央鼓励方向,着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”“关注民企声音,助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”“加强组织实施,完善评估督导体系”等七个方面,推出29条具体工作举措,着力推动《意见》关于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、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、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、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等重点政策有效落实。
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日前也印发《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,围绕六个方面推出20条具体举措。通知指出,要围绕民营经济重点领域,持续深化行业研究,及时优化授信政策,坚持公平授信、市场导向的原则,科学制定准入标准和管理要求,在授信准入、审查审批、贷款定价、资金发放、尽职免责等方面,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、平等对待,确保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。邮储银行提出,要坚定不移加大对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力度,积极做好大中型民营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;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投入,保持民营企业融资总量较快增长;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,给予普惠小微、专精特新等小微民营企业较集中的领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(FTP)减点支持,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。
中信银行则发布了《中信银行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》,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金融服务“难点、痛点、堵点”问题,提出了26条覆盖面广、针对性强的工作举措,包括加大融资支持、提升综合金融服务、优化资源配置、强化风险赋能、落实尽职免责、加强银企对接等内容,构建起“多渠道、多方式、多平台”的立体式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。该行表示,近年来,伴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特征、发展阶段的变化,中信银行与时俱进调整政策措施,调校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和方向,持续完善金融服务的产品和体系,全面加大对先进制造业、绿色、科创、跨境、园区、普惠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民营经济支持力度。